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会员动态

南方电网公司赋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日期:2025-09-24            点击量: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南方电网公司联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于9月20日在广西桂林启动2025“低碳中国行”暨气候行动周系列活动。

  “低碳中国行”活动自2022年发起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今年的“低碳中国行”活动更是作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的重要预热环节。本次桂林站活动以“电护青绿低碳同行”为主题,通过主题展览、主旨演讲、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充分展示南方电网公司为推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发挥的积极作用。 

  ——编者

  行走在桂林的山水间,目之所及是可触可见的绿水青山,心之所感是可及可享的“金山银山”。作为能源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植发展实践,以低碳能源为墨,描摹桂林美丽画卷。围绕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零碳七景”建设目标,南方电网公司创新探索“电力+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用心守护漓江青绿生态底色的同时,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源源不断注入强劲绿色动能,成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两山”实践创新之路,让桂林的山水之美与发展之兴在协同推进中相得益彰。

  筑牢零碳根基

  以能源革新激活绿色引擎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桂林漓江不仅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贯穿发展全程,从能源结构优化、电网运营升级、数字技术赋能等维度精准发力,为桂林漓江构建起坚实的零碳生态体系。

  在优化能源结构上,南方电网公司打造以500千伏桂北站为中心的220千伏链式或环型网架,保障桂北风电群全额消纳,同时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目前,220千伏冬田储能电站已建成投用,灌阳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储能项目稳步推进,实现多时空能源灵活协同。截至目前,桂林市非化石能源装机达440.9万千瓦,装机占比提升至83.1%,电力碳排放因子大幅降低,为零碳漓江奠定能源根基。

  在电网运营创新方面,南方电网公司首创漓江核心景区电网“画碳”运营模式,推动“站、线、变、所”全物理节点焕新零碳场景。110千伏胜景景观融合零碳数字化变电站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漓江核心景区12处跨江线路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兴坪古镇零碳智能配电房获评绿色电网三星。其中,兴坪供电所年减碳量达62.68吨,相当于1.38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数字技术赋能领域,南方电网公司以数智驱动“电力+算力”协同研究,推进广西首个电碳监测平台建设,建成广西首个零碳虚拟电厂。上线“碳电寻源”系统,为1.4万余电力市场用户提供“数字碳账单”,引导绿色低碳消费新风尚。

  转化生态价值

  以零碳实践赋能产业新篇

  9月的漓江,波光粼粼,山水相映。当到访游客沉醉于美景时,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已悄然焕新——广西首座近零碳、智能化配电房正以电气设备零碳排放持续为核心景区赋能。

  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上,南方电网公司依托漓江优质生态优势,与清华大学、华为公司等63家国内外绿电产业相关单位,成立全国首个桂林零碳绿电联盟,构建立足广西、面向国内外的零碳绿电产业生态圈。首创购、售、输配电三方绿色电力交易模式,实现大河背岛330户居民、民宿、酒店及农业用户绿电全覆盖,打造南方五省区首个绿电“零碳村”。同时,政企协同开启漓江“绿电环游”,推动漓江核心景区1200余艘电动竹筏完成“油改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493吨,相当于约70公顷红树林的年碳汇量。这一举措不仅降低景区能耗成本,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腾飞。2024年,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2万元跃升至6.5万元,生态红利切实转化为百姓钱包里的“真金白银”。

  “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却不知道怎么利用,现在生态好了,游客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村民潘奇全站在自家民宿门前,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脸上难掩笑意。依托漓江的生态资源,当地村民纷纷拓展增收路,把自家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售卖特产让“家乡味”变成“增收宝”。“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在经济价值向生态价值转化中,南方电网公司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建设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利用综合平台,通过数字漓江指挥中枢、漓江云计算中心、5G通讯专网三大基础设施,实现漓江治理快速精准高效。同时,全面落实漓江流域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构建漓江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推进绿色发展

  以多元举措共享生态红利

  立足战略高度,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公益行动等务实举措,让漓江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绘就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画卷。

  在打造服务品牌、传递绿色理念方面,南方电网公司成立漓江“绿电”先锋服务队,为漓江流域36个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单位及2.89万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重要节假日核心景区“零”停电,助力兴坪镇全年旅游经济收入增长300%。此外,公司还打造南方电网首条“电力+文旅”生态文明主题教育路线,推出首个“零碳游山水”3D数字藏品,以文化为载体传播低碳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走进桂林漓江,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瞬间让人神清气爽。漓江的保护与发展让沿岸百姓端上了生态旅游的“金饭碗”。2024年,漓江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览线路游船和游览排筏累计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2024年,漓江精华段游船游客接待量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367%。”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思睿介绍。

  2024年,桂林入选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同年,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在桂林灵川县成功交易,绿水青山通过碳汇交易进一步转化成了“金山银山”。桂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覃正东透露,今年桂林市又有新案例:阳朔县金宝河北沟村小流域项目选取附近3.5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态产品5年经营权作为交易产品,成交价290万元,再次印证了“两山”理念的实践成效。

  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是南方电网公司将绿色发展战略路径在桂林落地的生动实践,该示范区不仅取得了南方电网首个基于ISO14068-1国际标准的“碳中和”认证,还斩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更成功打造出服务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电力+文旅”零碳示范样板,为千里漓江赋予了新时代“零碳七景”的实践内涵。

  绿能驱动,智能未来。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聚焦桂林漓江核心景区打造可靠、绿色、高效、数字电网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绿色能源转型、数字电网建设、绿色消费模式构建、能源多元化协同发展,把桂林电网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现代化电网,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为守护漓江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南网力量。

  现场

  从柴油轰鸣到流水轻漾

  清早8时,桂林阳朔观莲码头一派繁忙:吊车旋臂灵活起落,一块块充满电的锂电池被稳稳安装到新式电动竹筏上,一旁换下的亏电电池经专用升降机送入智能充电房,在智能充电桩的高效运作下,不到2小时就能“满血复活”。

  “自从竹筏‘油改电’后,游客体验更好了,每天来的游客越来越多!”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码头经理彭金明笑着说,旺季时每天近9000名游客涌向观莲码头,300辆电动竹筏通过景区智慧调度系统合理调配,日均运输游客量较“油改电”前提升了30%。

  莫显武是漓江竹筏行业变迁的见证者,17年的筏工生涯让他对竹筏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开柴油竹筏,每天天没亮就得扛着20公斤重的油桶跑加油站。如今,电动竹筏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充一次电,就能在阳朔大桥至林家洲6.8公里的航道上往返五六个来回,续航里程完全满足日常运营需求。马达声消失了,游客们能清晰地听到流水划过竹筏的轻响。

  对于从全国各地驱车而来的游客,漓江的惊喜不止于竹筏。过去担心的“里程焦虑”,早已被南方电网公司织就的“充电网”化解。截至目前,桂林全市已建成3213座充电场站,拥有超过1.5万个充电桩,同时配套建设14座换电站、9座全液冷超充站,充电网络从高速公路服务区延伸到各个景区停车场、乡镇主干道,实现了“全域覆盖、随到随充”。“之前还担心在景区充电不方便,没想到这里的充电桩这么多,半小时就能充满电,完全不耽误行程。”游客王黔生笑着说。

  傍晚住进漓江岸边的全电民宿,更能解锁惬意的旅居新体验。“用电省心又环保,客人住着也舒服!”阳朔“漓水人家”民宿的工作人员李小霞介绍,“漓水人家”民宿共有18间客房,房间内空调、电视、热水器等200多台电器同时运转,却从未出现过供电不稳的情况。

  这背后离不开南方电网的电力大数据“画像”与能效分析系统。系统会实时监测民宿的用电负荷,根据入住率、季节变化等因素,自动优化用电方案。比如在游客较少时,自动调整公共区域的照明亮度;在用电高峰时段,合理分配各电器的供电优先级。通过这一系列智能调控,民宿的用电量较传统供电模式降低了15%,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与清凉惬意的完美平衡。

  不仅是旅游服务业,漓江沿岸的传统产业也在经历着“绿色变革”。在漓江精华段的九码部落酒坊里,老板赵黄强正忙着查看电动酿酒设备的运行情况。他指着一套崭新的电加热蒸馏设备,向记者细数着电动酿酒带来的变化:以前用柴火酿酒,老师傅得一整天守在灶口控制火候,稍微不注意,柴火大小变化就会导致蒸汽不稳,很容易破坏酒的风味。现在换成电动设备,一键启动就能精准控制温度和蒸汽量,安全又省心,出酒率比以前提高了10%,每月还能节省近2000元的燃料成本。

  如今的漓江,早已不是课本里那幅静态的“山水甲天下”画卷:它是电动竹筏划过水面时留下的静音轨迹,是蓝白相间的充电桩与青绿峰峦相映成趣的独特剪影,是全电民宿里恒温26℃的清凉空间,是电酿酒坊里飘出的阵阵甘醇酒香——这片得天独厚的青绿山水,在南方电网公司绿色电能的滋养下,“山水甲天下”的金字名片愈发鲜亮。(李刚 林丹丹)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35号中都科技大厦3层 、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1号

网络技术支持:北京中电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83259999、010-63415295